波月洞是湖南著名景区景区之一,坐落在娄底市下属的冷水江市大乘山底下,波月洞是一个世界熔岩博物馆。里面熔岩密布,石柱高耸,组成了各种美妙的景观。同时波月洞是世界上鹅杆最多的地方,被成为世界之最,同时。在80年代拍摄的古典大戏《西游记》中的《三打白骨精》便是在这里拍摄而成。还有各种古装戏中的岩洞片断都是在这里拍成。欢迎大家来波月洞旅游,外边有高档的宾馆和各种娱乐场所,会很好的满足您的需要的! 波月洞位于世界锑都冷水江市郊,是一座宏大而颇具观赏与科研价值的石灰岩溶洞。波月洞洞穴之长之高之阔、溶岩之奇之怪之美实属罕见:洞中有洞、厅中有厅、鬼斧神工、步步皆景;洞内钟乳丛生,石笋兀立,石柱如林,石幔如幕,悬吊垂挂,姿态万千,满目珠玑,美不胜收。
波月洞分为三层,已开发地下游览路线1800余米,有27个大厅,81处景点,总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。整个洞府以迷宫大厅为中心,前部洞厅宽广宏伟,气势磅礴;后部洞厅线条密集,晶莹剔透。从波月洞入口进入,一连串或壮观或精致或奇妙或有趣的景点,如珠成串,一气呵成,令人叹为观止,流连忘返。如玉柱擎天、银河飞瀑、海天揽胜、鹅管群、千丘田、清心巨石、飞剑断壁、枯木逢春、神猴送客等天然景点堪成经典。波月洞有个美丽的传说:太一山,相传为古神东方太一住之寺,故此得名。站在冷水江市同兴乡位置遥遥西望,太一山与邻近的白石岭、野鸡坡连成一片,酷似一仰卧美女,故这一片又称为美女山。只可惜中间被岩里峭壁拦腰截断,留下了一个永远的遗憾。关于岩里峭壁,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而又悲壮的故事;相传伏羲死后女娲改嫁给了东方太一,两人在太一山上居住下来。这里古木参天,山青水秀,更无尘烟纷争,两人相亲相爱,日子过得美美满满。但好景不长,几年后,尢朝南方大喊,请东方太一急往救援。东方太一应声而起,欲往北助战。女娲情知此去凶多吉少,出于恩爱,她死死拖住东方太一的腿不让远征。尤远远看到儿女情长的一幕,气得七窃冒烟,大叫一女子误我!"将手中板斧往南一扔,板斧不偏不倚落下来,将女娲拦腰砍成两截,方使东方太一脱身。但因女娲阻挡出征耽误了时间,东方太一赶至涿鹿时,尢已身首异处。而女娲也因了尤的一板斧,落了个尸身不全,永远卧在冷水江。太一山在女娲的双乳部分,波月洞,则深潜于女娲的股沟之中。
波月洞原名芙蓉洞,又名神仙洞,过去是乡民求雨的地方;后改名为波月洞,据说与《西游记》作者吴承恩有关。据传,明万历年间,新低级县城郊有一对年男女,男的叫波儿,与财主女儿月香相爱。月香父亲嫌波儿是贫苦渔民,不允女儿婚事,两人遂私奔至芙蓉洞,结成夫妻生一儿一女,男耕女织,幸福美满。13年后,新化遭逢大旱,三月无雨,月香父亲与地方乡绅随知县往芙蓉洞求雨,巧遇失踪13年的女儿月香。月香父亲觉得女儿与人"淫奔"有辱门庭,遂迁怒于波儿,当即向知县状告波儿"拐带"人口,要求严办。知县命人拿下波儿月香一家四口,押至停泊于资江边的官船上,等回县后再行审理。波儿和月香担心押去县衙凶多吉少,两人抱头痛哭一番后,便一人抱一个孩子,纵身跳进了波涛汹涌的资江。事后,万历才子吴承恩游历到了冷水江,听说波儿月香悲惨遭遇后感慨唏嘘,专程到资江边凭吊了了番,又到波儿月香居住13年的芙蓉洞祭尊英灵。他对当地的父老说:"此洞当改为波月洞才是。"当地百姓觉得吴承恩言之有理,又出于对波儿月香的同情和纪念,芙蓉洞自经改名为波月洞。吴承恩后来创作不朽名著《西游记》时,遂以波、月悲剧为素材,演绎成二十八宿的归宿,化身为黄袍老怪,与宝象国公主百花羞人魔相恋,成配13年夫妇,后终于被正统礼教的代表孙悟空拆散的故事。书中共写了四个章节,将他们夫妻居住的洞府命名为"宛子山波月洞"。史载吴承恩为江苏人氏,其父系丝绸商,常往来湖湘收丝贩绸。做为文人,年轻的吴承恩随父远流至此,不是不可能的,但不管此事真实可否,明末清初此洞就改用现名,地方志中有据可查。
走近波月洞洞口,沿数十级石附下到洞里,夏天,有清爽凉气袭来,立时透彻肌肤,沁人肺腑;冬入洞内,却是暖流融融,恰似春风扑面,满身寒气荡然无存。
观音前头石拥立石笋如林,海石花珊瑚丛琳琅满目,叫人好生疑惑,不知是在观山还是在游海。山后有"溪"顺势而下,溪间有"仙女沐浴"厅,仙狐窥浴,仙女似有所察,只得面溪而蹲,羞涩地将头没入水中,只留下曲线优美的背部臀部,让仙狐终究看不到少女羞处。其实仙女的担心纯属多余,溪流的对面,正挺立着披甲戴盔的洞天将军。洞天将军管治着洞内山精水怪,谁敢稍有越轨,必遭严厉惩罚,想必仙狐不敢太肆。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色而不淫,亦非大过。
波月洞不仅是一座神奇的地下艺术宫殿,而且是一座难得的地下考古博物馆。洞内有东方剑齿象牙齿化石、水牛头骨化石、鹅耳栎树叶化石,第四纪河流冲积物与资江两岸第二级附地相似的砂石与土壤。在波月洞附近的长绡洞内,存有古陶器碎片,对研究古水文、古地貌、古土壤、古生物等古地理环境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。
波月洞自八十年代开放后,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。法国、意大利和国内许多溶岩研究专家与学者将之誉为"亚洲第一溶洞",曾引起国内外几十家报刊争相报道,轰动世界。中央电视台《西游记》电视剧组慕名前来,"猴王出世"、"三打白骨精""无底洞"续集都在洞中拍摄,以后隔三差五有电影、电视剧组进洞拍摄外景,波月洞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旅游和影视"明星"。中央和湖南省到过冷水江的领导无一不被波月洞的美景奇观所拍服,有的赞不绝口,有的欣然题词,有的填诗赋感,有的撰文忆游。
千丘田,也属世界溶岩一最:层层叠叠梯田拾级而上,丘丘有塍,田田有水,中无凸凹,水平如镜;那田塍与田原的形成,真叫人难猜测。千丘田面积之广、田丘之大,世所罕见。灯光下,田里灯影绰绰,如饰彩练。波月洞本为蓬莱仙镜,而这里又分明呈现出一片田园风光,令人难辨仙境人间。 波月洞是最具魅力的恐怕要算迷宫了。迷宫高阔,四通八达。四周"崇山峻岭"、"古木参天"、"神象犀牛",无奇不有;垂幔帷幄,重重叠叠,远近洞穴或明或暗、扑朔迷离。东边帷幕之间,置有"猴王宝座"。这是《西游记》电视剧组留下的道具,游人到此,必上座留影,让家人朋友看一下自己的"猴王威仪"。波月洞最令人费解的是钟乳石的声色:同一钟乳石,,一半五光十色、百彩皆具,一半洁白无暇、晶莹如玉;敲击石幔石柱石笋,有的闷似木鱼、邦邦作响,有的铮铮似铁,声若洪钟,尤以一夫关的响石为最,握拳一击,钟声堂堂,余音缭绕,久久不息,俨然古刹在即。 "葡萄园"果实累累,垂挂天庭,伸手可摘。"热带雨林"的"榕树"可谓举世无双,愧煞了西双版纳?"独树皮林"——树冠繁茂,垂须如干,站立"树"下,似清风徐来。日月潭水浅尺余,一池映日,一池兜月,昼夜同时,妙不可言。演武厅宽敞平坦,可容千人,相传唐末农民起义英雄黄巢途经冷水江,曾在此操演过兵马,虽不足信,却足见厅之旷广。离梳妆台不远,是白骨精的死对头孙悟空的地盘。拍《西游记》时的"花果山福地,水帘洞洞天"石刻完好无损。这里奇花异木、间见廊柱,如同海底龙宫,可见美猴王花果山风景不凡,齐天大圣选中这么块"洞天福地"做山大王,目光不俗。可惜水帘洞已撤,倒是离它不远处有一挂水帘,但见瀑流飞泻,宽约十米,气热恢宏,给人"黄河之水天上来"的竟境。倘再加点音响效果,谁也不会怀疑这是凝固成型的钟乳石。 洞天将军对面,就是梳妆台了。其实,叫雕床可能更贴切。雕工可谓精巧,造型颇为奇特,台面斜铺,镜屏缕花饰锦,且有小猴玩乐其间,人世间怕是找不出如此匠工的了。几年前被《西游记》剧组相中,作了白骨精的雕花床。床面宽阔,站二三十人也不算窄,作白骨精的床,倒是绰绰有余的了。 经半明半暗的迎客厅,到得观音堂,但见浅浅水池中灯影摇曳,如条条彩带撒落水面,晃晃荡荡似在天界银河;中立石柱,如观音合掌侧影,慈颜善目依稀可辨;立时替你洗却尘世烦恼,步入清幽佛界,换取一身轻松。观音身后的郁郁群山脚下,有垂钓老翁悠闲自在独钓清寒,恍入无为霎时地。有说垂钓者为姜太公,想必有点牵强附会。太公直钩钓名钓誉钓江山,决无老翁与世无争的恬静神态。